学校思政|莆田学院打造妈祖故里禁毒实践的"莆院范式"

责任编辑:   发布者:数学与金融学院   发布时间:2025-06-24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在第38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日前,我校紫霄校区李文正图书馆大厅内,一段《妈祖故里扬正气 校地同心护净土》的视频短片正循环展映。镜头掠过校园禁毒宣教室的VR模拟装置、兴化府街区的沉浸式宣讲现场,勾勒出我校三年来以“守护一方净土”为信仰,将地域文化基因注入禁毒工作的创新实践。这幅“校地联动、全民禁毒”的立体画卷,正以3项国家级荣誉、11项省级表彰的专业高度,和530次市级以上媒体报道、40封感谢信的社会认可,成为新时代禁毒宣教的典范。

靶向科普:构建麻精毒品防御的“智能雷达”

“注意!这款包装精美的‘网红奶茶包’,可能藏匿着γ-羟基丁酸!”在我校禁毒宣教室里,宣讲员举起仿真模型,指尖划过透明包装袋上的卡通图案:“这种无色液体能在10分钟内让人失去意识。”针对近年来麻精类毒品以“奶茶”“巧克力”等伪装形态渗透青少年群体的趋势,校“青春无毒”项目组构建起“专业+禁毒”精准科普体系——邀请福建省禁毒专家、戒毒所民警组成导师团,将临床医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转化为“毒品伪装识别图谱”,并延伸至中小学开展“禁毒知识进校园”行动。

项目组打造的《深耕与闭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背景下的“无毒身心”》,入选2025年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成为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与禁毒教育相融合的标杆项目。其编印的《校园禁毒口袋手册》堪称“防毒百科全书”,详细标注麻精类毒品的“伪装清单”与应急处置方法,收录了20余种麻精毒品的伪装形态,实现全校2万余名学生“一人一策”精准覆盖。

文化赋能:让千年文脉成为防毒“精神抗体”

在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身着清代官服的大学生宣讲员,手持“青春无毒”横批向游客喊话:“当年林公销烟护国门,如今妈祖故里青年要护心门!”当“随行侍卫”举起标注“快乐水”危害的展板时,围观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这种将妈祖“立德行善”精神与林则徐禁毒事迹融合的沉浸式宣讲,让传统文化成为禁毒教育的“活教材”。

在工艺美术学院的《林则徐禁烟与妈祖的故事》国画课上,张向阳教授带领学生创作的60余件禁毒主题作品正在校园巡展。其中一组融合妈祖慈晖与虎门销烟场景的四条屏国画尤为震撼:海浪中妈祖圣像与烈焰中的销烟池遥相呼应,让“立德行善”的千年传承与“禁毒御侮”的百年呐喊在宣纸上形成精神共振,成为直击人心的视觉化禁毒宣言。

校地协同:打造立体禁毒的“生态矩阵”

“首次吸食冰毒——多巴胺飙升400%,神经细胞正在加速死亡!”我校林则徐宣教室里,学生李佳乐戴上VR眼镜体验“吸毒模拟”后突然踉跄,系统模拟的眩晕感让他真切体会到毒品危害。这座150平方米、包含6大功能模块的数字化禁毒宣教室,正是我校构建“警校社三方共建”体系的缩影——线上开发《青少年麻精药品滥用防范教育》系列课程,通过短视频、图文资讯等形式,定期推送禁毒知识,实现“随时可看、随手能学”;线下联合福建省未成年人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莆田市禁毒委、莆田市文明办等单位,打造“禁毒小屋”流动服务站与“妈祖爱·禁毒情”研学营。

截至目前,我校“青春无毒”项目组累计开展宣教活动1500余场,覆盖超28000人次。从校内VR禁毒模拟到社区“禁毒亲子运动会”,从中小学“林则徐精神”主题班会到线上“禁毒知识闯关”小程序,莆田学院正以“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立体网络,将禁毒防线延伸至社会每个角落。

当视频短片中的妈祖雕像在夕阳下闪耀金光,画外音传来师生共同的宣言:“以妈祖大爱守护人间净土,以林则徐风骨铸就禁毒丰碑。”这幅校地同心绘制的禁毒画卷,正以文化浸润与科技赋能的双重力量,在闽中大地筑起守护青春的“无毒长城”。

(数学与金融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