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产业学院

赓续文脉探红土,青春筑梦践初心——莆田学院莆新工益行实践队古田文化探源纪实

作者: 时间:2025-07-01 点击数:

2025年6月27日至29日,莆田学院莆新工益行实践队深入古田县,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和文化调研的方式,追溯红色记忆,探寻闽东文化脉络。

6月27日,实践队首站抵达古田县平湖镇达才村黄孝敏故居。这座建于民国时期的土木结构民居前,“黄孝敏烈士故居”黑漆匾庄严肃穆,两侧“先辈勋业光照日月,烈士英名永垂千古”楹联苍劲有力。院内“福建老区革命遗址”等铜匾熠熠生辉,故居内古朴陈设与历史文物生动还原了烈士生平。队员们聆听讲解员苏光潮讲述黄孝敏从投身革命到领导武装斗争的事迹,尤其对其放弃优裕生活、新婚离家投身革命的抉择深感敬佩。在黄孝敏陈列馆,一幅幅历史照片与革命文物将众人带回战火岁月,队员们驻足记录,深切感悟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

(图为实践队在黄孝敏故居合影。林明海 供图)

(图为队员聆听黄孝敏事迹讲解。卓凡涵 供图)

6月28日,实践队走进“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临水宫祖庙,深度参与第十七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活动周。八佾舞表演以古礼祭祀“顺天圣母”,舞者动作庄重,展现两岸同源的礼乐文化。福州陈靖姑文化研究会会长林辉介绍,临水宫旁的陈靖姑文化馆正在筹备,即将对外开放,馆内千余本相关书籍与明清水画翻版等展品,将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随后,队员们探访溪山书院,在藏书阁翻阅古田地方史志,于“凝翠轩”欣赏描绘古田山水风情的书画作品。书院飞檐斗拱间,负责人讲述朱熹在此讲学的历史,“明伦”“崇德”的精神符号在建筑细节中处处可见,队员们沉浸式感受理学文化的千年传承。

(图为实践队参与临水宫陈靖姑文化活动。卓凡涵 供图)

(图为队员参观溪山书院藏书阁。卓凡涵 供图)

2025年6月29日,实践队走进古田文体中心文化馆,先后探访非遗展区与地方特产文化区。在非遗展区,古田竹编的精巧纹路、红曲酿造的古法流程通过实物与影像立体呈现,队员们细致记录着传统技艺的工艺细节;地方特产文化区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古田特色物产,队员们在现场了解到古田香菇、水蜜桃等特产的相关情况。随后,队员们步入毗邻的图书馆,在地方文献专柜翻阅《古田县志》等史料,泛黄的书页间,朱熹讲学的历史记载与陈靖姑信俗的早期文献为三天的调研提供了历史注脚。

(图为队员在文化馆参观和拍摄非遗展品。卓凡涵 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古田文体中心文化馆合照。卓凡涵 供图)

在此次实践中,队员们用脚步丈量红土大地,用镜头记录文化脉络。从烈士故居到信俗祖庙,从千年书院到现代文化园,每一处足迹都凝聚着青年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正如队员们在实践日志中所写:“当触摸到黄孝敏用过的旧物,看到两岸信众共同祭拜陈靖姑的场景,才真正体会到‘文脉’二字的沉甸甸。”未来,实践队将通过制作宣传片、撰写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弘扬古田文化,让革命先烈的信仰精神薪火相传,让闽东千年文脉在新时代激荡奔涌,用青春之力续写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新工科产业学院 缪鸿萁 许文彦)

学院地址: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1133号   邮编:351100    院办电话:0594-2689080   书记、院长信箱:ptuxgk@ptu.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