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简介
为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深入挖掘社区劳动教育资源,培育具有特色的学院学生社区品牌活动项目,以楼栋或围合为单位强化学生劳动意识,开展“数说禁毒法,巧算‘最优解’”社区品牌项目。本项目将劳动教育与禁毒宣传深度融合,积极践行“社区+党建思政”的育人模式,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林则徐禁毒宣教室阵地建设、跨学段研学及校外拓展等沉浸式实践,实现劳动素养培育与禁毒能力提升的双向赋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秉持多元融合理念,打造特色鲜明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品牌项目。为进一步推进禁毒宣传普及,加强品牌建设,我们特拟定此微项目品牌建设方案年,旨在通过多样形式,将禁毒意识深植学生心中助力国家安全防线建设。
二、立项背景
在国家全面推进 “五育并举” 教育方针与深化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的背景下,青少年劳动教育与禁毒宣传的融合发展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新型毒品伪装手段层出不穷,青少年因防范意识薄弱、辨识能力不足,逐渐成为毒品侵害的高危群体;同时,部分学生劳动实践机会匮乏,劳动价值观亟待强化。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需将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深度结合,而禁毒宣传作为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正迫切需要创新宣教模式,扩大覆盖范围。
当前,传统禁毒教育多以单向知识灌输为主,缺乏实践参与感,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劳动教育也存在形式单一、与现实需求脱节的问题。基于此,本项目以林则徐禁毒宣教室为核心阵地,创新构建“劳动实践 + 禁毒宣教”双轨并行模式,旨在通过学生参与阵地建设、协同研学与校外拓展等多样化实践,实现劳动教育与禁毒宣传的双向赋能。一方面,让学生在劳动中增强责任意识与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禁毒宣教,提升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能力,形成校园与社区联动的禁毒教育长效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安全防线。


三、项目内容
项目以林则徐禁毒宣教室为核心载体,构建 “劳动实践 + 禁毒宣教” 双轨并行模式。一方面,组织学生深度参与阵地建设,通过定期打扫、资料整理、展板制作等劳动实践,强化劳动意识;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群体定制系列禁毒宣讲活动,项目成员主动担纲宣讲重任,在备课过程中深化禁毒知识学习。本学期累计开展 19场 “禁毒知识进社区” 活动,推出《青春无 “毒” 局,未来不 “瘾” 藏!》等特色主题课程,吸引2000+ 名观众参与学习,成员人均志愿服务时长超30小时,实现校园禁毒教育长效化推进。
秉持协同共享原则,项目创新打造 “大手拉小手” 禁毒研学平台。大学生在研学活动中承担讲解资料筹备、现场活动组织等任务,充分发挥知识与榜样优势,带领中小学生沉浸式学习禁毒知识,直观感受毒品危害。这一模式不仅搭建起跨学段的禁毒知识传递桥梁,更在协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营造出全域覆盖、层层渗透的禁毒宣教氛围。



项目联合莆田市禁毒办、荔城区禁毒办等单位,策划 12场形式丰富的校外禁毒活动。学生深度参与活动全流程,从策划设计、场地布置到资料发放均亲力亲为。每月定期走进校园与社区,通过禁毒知识展板、仿真毒品展示、互动游戏等多元形式开展宣教,累计发放宣传资料 2200 余份,覆盖 2400 余人次。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既提升了禁毒宣传专业能力,又锤炼了劳动实践技能,切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有效筑牢社区禁毒防线。



四、立项实施成效
(一)校地共建与劳动实践协同发展
项目积极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合作,建立两个校外基地驻点和一个校内基地驻点,形成校内外联动的禁毒宣传体系。校外的莆田市荔城区、城厢区林则徐禁毒基地,与校内的莆田学院紫霄校区学生社区一站式禁毒服务基地,共同为禁毒宣传活动提供了坚实的阵地保障。同时,精心培育莆田市大学生志愿宣讲团和莆田市巾帼宣讲志愿服务队两支优秀团队,学生们在团队中积极参与培训、策划活动、开展宣讲等工作,将劳动实践与禁毒宣传紧密结合,不断拓展禁毒宣传的广度与深度,为构建无毒校园和社区贡献力量。


(二)合作拓展劳动教育资源
项目与多个单位合作共建禁毒防线,涵盖禁毒工作关键部门、基层社区组织、各级各类学校等不同领域单位,如莆田市禁毒办、莆田市科技职业技术学校等多家单位。通过与不同单位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信息高效共享,拓展了劳动教育资源,完善了禁毒宣传教育社会网络,为项目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三)荣誉见证品牌成长
“数说禁毒法,巧算“最优解””社区品牌项目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本年度累计荣获15项重要荣誉,涵盖国家级、省级及校级多个层面。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6项,校级4项。
五、项目未来计划
未来,本项目将持续深化在林则徐禁毒宣教室及周边社区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与禁毒宣传深度融合。一方面,深度挖掘阵地劳动教育资源,创新劳动实践形式,开发禁毒主题手工制作、禁毒知识情景剧本编写等特色活动,将禁毒知识巧妙融入劳动过程,让学生在趣味实践中强化对毒品危害的认知;另一方面,聚焦社会热点与青少年兴趣点,优化禁毒宣传策略,运用短视频创作、线上互动答题、禁毒主题文创设计等新媒体手段,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宣教内容。通过系统化、多样化的举措,构建全方位育人环境,全力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有力度的禁毒劳育示范阵地,推动 “劳动育人、禁毒护苗” 目标落地见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筑牢全民禁毒防线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