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思政教育与基层实践结合,推动理论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6月13日上午邀请莆田市民政局老区建设科科长、挂职城厢区东海镇党委副书记林婷婷走进进莆田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以“民生温度与发展速度:一位基层治理者的创新探索”为主题,为工管232、规划231、土木312专业学生带来基层治理经验分享,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柯力副教授主持。
图为活动现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林婷婷结合自身在厦门农行、莆田市邮政局、民政系统等多岗位实践经历,从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切入,以莆田市北磨社区“党建+”邻里中心长者食堂运营、第五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推动等案例,解析基层政策落地的实践路径,展现了基层治理中“民生温度”与“发展速度”的辩证关系。
讲座中,林婷婷以“基层是了解国情民情的第一现场”为核心,向青年学子发出四点寄语:鼓励深入基层实践,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结合;保持终身学习,培养跨界融合能力;在平凡岗位实干创新;以家国情怀推动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互动环节中,学生就“基层就业挑战”“青年创新路径”等提问,林婷婷以引入鞋业龙头企业入驻、带动13万平方米产业园区发展等实例,解答基层工作的创新方法论。
本次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又一实践,通过构建“校内教师+基层专家”的协同育人模式,将基层治理的鲜活案例转化为思政教学资源,既提升了学生对国情民生的认知深度,也为培养兼具实践能力与家国情怀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新路径。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博士、中级职称教师座谈会 下一条:“品味莆阳”:舌尖上的思政课
【关闭】
版权所有: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院办地址:莆田学院(紫霄校区)中2楼532室| 院办电话:0594-2676756 | 电子邮箱:ptxyskb@ptu.edu.cn